本地资讯

国内首份针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公众认知比较报告出炉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8-11-19 16 【字体:

       11月9日,国内首份《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正式公布。报告显示,多数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持积极态度。
  报告由中山大学广东省舆情大数据分析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旨在把握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研究与应用的了解与支持程度,为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的科学应用和理性发展提供参考。
  “这是中国首次针对普通公众和特定人群开展关于基因编辑的民意的比较调查。”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张志安表示,调查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为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如何理性健康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了重要依据。
  今年6~8月,项目组向公众派发电子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196份。9月,向全国HIV感染者派发电子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75份。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专业统计分析,分别考察普通公众及HIV感染者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行为与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使用总体持积极态度。其中,公众普遍支持基因编辑技术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合法化,特别是应用在治疗家族性心脏病、延长寿命、纠正导致肿瘤的基因突变、减少痴呆症的遗传风险、预防HIV感染等方面。
  调查中,公众普遍认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最应该由政府来决定。绝大部分公众认为自己非常需要补充及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信息,且表示有较高意愿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
  “超六成受调查人员支持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而且公众普遍对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与治疗疾病具有较高的意愿。”项目执行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梁说,“可见,在中国进行基因编辑研究不但有较好的社会基础,而且可以回应公众的切实需求。”
  报告指出,出于对相关话题的熟悉程度较低等原因,大部分公众较少与家人、朋友或同事谈论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科技议题。同时,公众也较少接触基因编辑相关的信息,因而公众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对现有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具体运用状况和前景缺乏了解。
  此外,对HIV感染者的调查结果则显示,HIV感染者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了解与知识掌握比普通公众更为薄弱,且对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信息的需求比普通公众更高、更迫切。他们认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最应该由科学家来决定,HIV感染者对应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与治疗重大疾病的意愿高于普通公众。
  报告建议,在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信息的科普传播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与主流媒体合作发布准确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信息,增加相关信息传播的权威性与对公众的说服力。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对基因编辑技术运用的规则建立和伦理把关作用。
  针对HIV感染者的调查结果,报告提醒相关部门应加大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科普信息的传播力度,且应侧重基因编辑技术在HIV防治方面的进展与成果,以满足HIV感染者较高的信息需求。此外,鉴于HIV感染者比较信任科学家,可联合医学、生命科学、科技等相关专家,将相关知识在医患论坛、社交媒体尤其是HIV患者集中的社群中进行传播。
 “这个报告很有启发意义,它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积极态度, 这种支持的态度将促进生物遗传学的研究,促进人类在未来几个世纪中的蓬勃发展。”美国纽约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主任、2016年Nature年度十大人物张进说。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网址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05 GZBI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州生物工程中心 广州市人民政府生物医药工作组
粤ICP备161010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