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科技政策

韶关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 广东省韶关市政府 (2006-6-7)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政府 日期:2007-10-19 09 【字体:

        (韶府〔2006〕3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韶关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韶关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七日

       《韶关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充分发挥我市中药材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加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市的战略部署,编制全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发展现状

  中医服务覆盖面较广,以中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全市中医(含中西医)医院发展到8家,其中二级甲等医院4家,中医医院病床828张;乐昌市中医院康复科、始兴县中医院骨伤科,已成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创建单位。这些以中医治疗且疗效独特的医院,为中药产品研发和临床实验、使用提供了条件。同时,大部分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科,有一半以上的私人诊所能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全市有58间乡镇卫生院配备有相应的中医技术人员,能开展中医诊疗活动,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48%。有330间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占村卫生室总数的30.6%。但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农村地区、城市社区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较差,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难度大,中医人才匮乏,阻碍了中医“简、便、验、廉”优势的发挥。

  中药蕴藏量大,物种资源丰富,是广东道地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据统计,全市约有10万吨的南药蕴藏量可供开发利用,目前可以确定的药用资源有747种,其中植物类药材700种,动物类药材35种,矿物类药材12种。我市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从1958年开始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多时达8.54万亩,药材产量历史最高达188万公斤,培育出使君子、金银花、黄栀子、巴戟天、玉竹、甘木通、九节茶、溪黄草等韶关名优地产中药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我市中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潜在优势。但加工水平较低,致使大部分中药材都是以初级产品或原生品的形式进入市场,附加值低,而且价格波动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农种植的积极性。同时,中药材交易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中药材流通市场缺乏,扩大种植规模受到限制。

  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成药加工业为主体、中医药治疗为延伸的中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万亩(不含木本药材面积),投产面积1.54万亩,有4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产业规模,分别是: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乳源洛阳镇建设的九节茶种植基地、广东雷霆国药有限公司在乳源东坪镇建设的甘木通种植基地、翁源县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的溪黄草种植基地、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在山西和甘肃建立了黄芪和党参的药材GAP(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同时,中成药生产初具规模,目前全市有保健品生产企业2家,现代中药企业1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2家,中成药制造企业3家,中成药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广东雷霆国药有限公司的冠心康片、翁源县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的十味溪黄草颗粒先后获得广东省医药类名牌产品,广东雷霆国药有限公司的康人牌商标和翁源县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的青云山牌商标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然而,由于总体规模偏小,在资源优势的背后,却是产业的弱势。中医中药涉及药材的种植、加工、运输、贸易、制剂、运用等许多领域,目前这些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在种植方面,目前我市大宗道地药材生产大多为自发生产,缺乏规范化种植基地。在中药深加工和产业化上,中药材的加工率不足30%,依托韶关中药材资源开发的新药很少;中药企业普遍缺少技术研发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虽然一些中药企业初具规模,但品牌特色不突出,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偏低;2005年医药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不足1%。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在省内外各地加大对中药发展投入,中药产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情况下,我市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并可能逐渐丧失原有的优势。

  (二)发展机遇

  天然药物广泛应用成为国际医药的新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使用草药的人口已超过40亿人,每年仍保持10%的增长率;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每年仍以10~20%的速度增长。医药行业的利润率为17.2%,名列各行业前茅。2000年世界天然药物产值约800亿美元,到2008年则将达2000亿美元,中药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同时,作为一个横跨农业、加工业、流通业和医疗服务业的大产业,中医药将成为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性产业。

  从国家到省、市都对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形成共识。国家确立了“中药现代化”和“中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1999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到中药材种植生产的五种管理规范,设立了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范围的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省里近期也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口号,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和规划;市委、市政府对发展中医药产业高度重视,决心振兴和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产业和文化。可以说,发展韶关中医药产业时机已经成熟。

  我市具有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良好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一是气候适宜。韶关属于季风型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药用植物十分有利。二是有充足的宜药土地资源。我市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与丘陵居多,平原间有,土质优良,大部分地区适宜药用植物生长,为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保障。三是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形成了从中药种植、加工到医疗应用的产业链,为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营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球天然药业兴起和国内中药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市场竞争与政府扶持、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核心,整合中药产业资源,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药产业体系、中医药人才支撑体系和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实现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制药企业现代化、药品生产标准化、中药产品品牌化和医药市场国际化,提高产业区域竞争力,促进韶关由中药资源型大市向中医药强市迈进。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0年,在全市建立比较完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打造一批全省知名的中医名科、名医,使我市农村中医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巩固提升我市中药材种植的优势地位,中药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实现中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中药材物流基地初见成效,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培养和引进一批中医药管理、知识产权、中医药国际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到2020年,全市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水平提高到全省同类地区领先地位,中药种植、制造产业规模大、竞争力强,中药现代物流业形成规模,建立一支数量大、结构优、水平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强、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中医药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凸现中医药强市在全省的地位和效应。

  三、规划布局与发展重点

  以开发资源、发展事业、做强产业为总方针,加强中药产业规划布局,重点建设“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工程”、“医药骨干企业技术升级工程”、“中药营销及信息网络工程”和“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等五大骨干工程。

  (一)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坚持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县(市、区)中医院为枢纽,乡、村中医服务点为网底的中医医疗卫生建设方向,通过加强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中医服务水平。按三级中医医院的标准,建设改造市中医院,将其建成全市中医医疗、教育和科研的基地与中心,达到省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水平。抓住“十一五”期间全省加大农村中医工作建设力度的机遇,按二级中医医院的标准,加强县(市、区)中医院建设,积极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大力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力争到2010年,全市完成县(市、区)中医院房屋设施改造和建设任务,每个县(市、区)中医院都建成1至2个市级重点专科。所有乡镇卫生院都设置中医科或提供中医药服务,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开展亚健康的中医药治疗和保健服务,建设一批中医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使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医疗、预防、保健的全过程。

  发挥骨干中药生产企业的龙头作用,重点扶持1—2个集医药生产、科研、开发于一体的规模企业,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争取“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在我市布局建设。积极支持中药示范性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建设,扩大区域中药产业整体规模。通过产业集聚,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区域中药产业创新能力,发挥区域品牌效应。重点建设中药新药、名优中成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现代中药新药筛选与研发工程中心项目,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GAP)产业化示范项目和现代中药物流业平台建设项目等。

  (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工程

  抓住我市已被省作为道地药材GAP产业基地规划发展的机遇,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龙头企业带动,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经纪人+农户”等模式,形成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格局;所有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重点中成药品种所用中药材都要实现种植规范化、规模化,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根据各地区气候环境条件,以发展野生药材和中成药材为重点,“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种植面积25万亩,布局建设三大类别中药材生产基地:一是以浈江、曲江、翁源、新丰县(区)为主的丘陵区,建设以溪黄草、五指毛桃、淮山、金银花、黄栀子、土茯苓、生地为主的草本、灌木药材生产基地。二是以南雄、始兴、乐昌、仁化县(市)为主的山地,建设以银杏、五指毛桃、杜仲、田七、巴戟、黄连、罗汉果、丹参为主的木本药材生产基地。三是以乳源、乐昌县(市)为主的石灰岩地区,建设以九节茶、白术、百合、玉竹、厚朴、杜仲、甘木通、酸枣为主的木本药材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九节茶、甘木通、溪黄草等3-5个已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争取实现道地药材GAP产业基地认证。要加强对分散农户中药材种植的指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中药种植基地,争取广州医药集团等大型企业在我市设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引导有关企业将中药前处理生产车间迁移到我市落户。积极推广应用生物技术和新型育种、栽培技术,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创建优质药材品牌。

  (三)医药骨干企业技术升级工程

  根据韶关中药材资源特点和市场发展潜力,构建有区域特色和相当规模、对产业辐射带动力强的中药加工企业群,形成以名牌产品带动骨干企业发展、以骨干企业带动医药产业发展的局面。一是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基地。作为项目招商引资,吸引市内外资本兴办制药企业,形成资本与人才的“洼地”,产品与技术的“高地”,扩大我市中药材的加工规模;二是培育和扶持一批强势企业。以品种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以我市现有中医药骨干企业为基础,结合企业改组改制,加快培育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医药企业集团和专业化的“小巨人”;三是引导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生产,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与“广药”集团等大医药集团合作,建设现代化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发展一批中药饮片品牌;五是充分发挥优势企业技术和产品的辐射作用,积极推动各县(市、区)中药材初加工、中间物提取、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原料、饲料等工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

  加快新药开发和名优品种二次开发。以名药制造和自主创新为重点,通过改善和提升中药研发和生产工艺水平,全力打造品牌产品。鼓励和支持利民制药厂、雷霆制药厂等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研发能力,与国内外院所展开广泛合作,开展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推出更多中药名牌产品;支持中医医疗机构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制和使用;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和中医医疗机构结合,围绕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中药制剂制备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等关键性共性技术和我市重大疾病及健康问题,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原创性科学研究,开发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技术和产品;建立韶关道地中药材和中药产品指纹图谱及识别系统数据库,为开拓中医药国内外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四)中药营销及信息网络工程

  以建设物流园区、打造中药名店为纽带,建立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体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把握国家、省医药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以高速公路经济带为依托,以物流量大的企业为基础,规划建设我市现代中药物流园区。配套完善中医药经营、仓储、信息服务等功能设施,开拓物流配送业务,加强质量检验、监控和市场规范管理,为经销商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吸引医药经营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企业相对集中独立经营的模式,把物流园区培育发展为粤北乃至红三角地区最大的医药港,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制药厂家和带动全市中医药规模生产的龙头。同时,通过打造中药名店,支持中药老字号开展连锁店,推动药膳餐饮业连锁店的发展。鼓励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企业加强与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物流企业的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

  通过实施名医名药工程,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中医药优秀人才,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开展“韶关市名中医”评选活动和省中医药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专家特质的优秀中青年高级中医临床人才。推广名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工作,从全市遴选15~20名临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使中青年人才得到名师的传授和指导,造就新一代省市名医;有计划组织开展农村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学历层次、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大力开展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培训,每年培养中西医结合乡村医生100-200名,鼓励有条件的接受中医药学历教育, 2010年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要达到具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要求。

  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需要,科学制定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韶关中医药产业发展实际的人才政策和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人才流动的运行机制和环境。要把韶关学院作为我市中医药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进行建设,通过改善办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横向联合,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要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和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加快中医疗、中药种植、中成药制造、中药物流等技能人才培养,为我市中医药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建立高效、协调的管理机制

  政府在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领导机构的基础上,加强对全市中医药事业、产业和文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实现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中医药资源相结合。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等方面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共同推进我市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

  要建立健全中药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技术经济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保护知识产权及相关权益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二)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对中医药发展的专项投入。市在整合现有财政用于中医药事业、产业资金的基础上,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力争引导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资金2亿元以上,集中建设中医药强市。大力争取国家和省中医药各专项资金的支持。各级财政投入重点用于扶持:中医药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中医药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和适用技术推广等,支持优势中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引导和鼓励外资、社会资本的投入。对中医药发展所需资金,坚持走市场化融资的路子,推行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的方式;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外资、风险资金、社会资金参与中医医疗机构的兴办及中药产业投资。支持重点医药企业上市。鼓励社会捐赠。

  (三)深化改革,增强生机和活力

  深化中医医疗机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责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鼓励公立医疗机构横向合作,纵向联合,组建医疗集团;引入竞争机制,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实现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

  整合产业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兼并、重组和联合等途径进行整合。深化国有中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合作,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防止和减少恶性竞争,建立整体竞争优势。

  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原则,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对民营中医药机构和企业在信贷、投融资、土地使用、科研招标、人员晋升、市场准入等方面与公立机构、国有企业同等对待。

  (四)政策支持,突破发展瓶颈

  坚持中西医并重、学术地位平等的方针。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规范,整体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在科技成果、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核评审等方面实行同行评议考评;在区域卫生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大疾病防治中确保中医药专家的有效参与,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

  制定产业项目带动鼓励政策。对促进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升级的建设项目,实行“两个优先”:对影响面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政府优先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对中药提取分离、制剂制造、成品包装三个环节重点项目,政府优先列入技术改造计划;并争取列入国家、省投资项目计划。

  制定合理的中医药技术服务价格政策。鼓励使用传统中医药诊疗技术,合理制定中医药技术服务价格、名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完善补偿机制;制定鼓励企业生产经营优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的价格政策。

  制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中医药给付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扩大优质中药品种在医保目录中的比重,引导患者积极利用中医药服务。

  落实相关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加快我市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使园区内中药制造企业充分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对中药种植(养殖)基地发展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疗效确切、原创性强的中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对企业开发中药新药过程中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税法有关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对开展中药共性、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所需进口设备和根据国际市场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出口,均按有关规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五)扩大合作,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

  充分利用红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内中医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产业合作、监管联动、标准互认,实现优势互补。以中医药产业化开发为重点,组建区域科技协作和品质管制合作共同体。

  加强中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市的优势中药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鼓励中医药机构开展中医医疗、保健人员国际劳务输出,支持与海外机构合资、合作,承接“医疗外包”业务,吸引海外患者前来接受中医服务;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条件提高中药研制、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医药相关规范及认证体系,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技术能力。

  附:韶关市中医药“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略)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网址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05 GZBI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州生物工程中心 广州市人民政府生物医药工作组
粤ICP备161010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