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合成与天然药物中心
级别:  其他
研究方向:  发现、设计、合成和开发新颖小分子、多肽类和寡聚核苷酸类化合物作为治疗重大疾病的药物和急需医疗品
所属领域:  医药生物技术
学术带头人:  张健存
依托单位: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联系人:  张健存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A区三楼
Addres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or,
Guangzhou Science Park,China,510663
传真/FAX:86-20-32290606
电话/TEL:86-20-32290260
主管单位:  中科院
简介:
       合成与天然药物中心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设计、合成和开发新颖小分子、多肽类和寡聚核苷酸类化合物作为治疗重大疾病的药物和急需医疗品。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1)合理设计和合成小分子抗癌药物及心血管药物、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2)中草药和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与功能确定;3)设计和合成具有研究与治疗作用的寡聚核苷酸,包括用于多种目的的siRNA和寡聚核苷酸类似物;4)合成和设计多肽及类多肽化合物干扰具有治疗意义的信号传导途径;5)目标化合物的优化和批量生产。通过与研究院内外的合作,将对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进行深入研究。
  
人员设备情况:

中心PI:张健存  张必良  周国春  丁 克  胡文辉  邱发洋

合成与天然药物中心装备先进,大型仪器有400兆赫兹Bruker核磁共振仪、LC/MS、GC/MS、分析型和制备型HPLC、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等。

科研服务:

药物化学研究室
研究方向:
研究室以现代合理药物设计和药物合成为研究平台,以研究开发创新药物为目标,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人类和社会需求的创新药物。我们现在研究领域包括: 1)研究和开发新型特别是以核苷类小分子为基础的抗病毒药物, 2)设计和合成小分子抗癌药物, 3)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和结构修饰,4)寡聚核苷酸衍生物的设计和合成, 5)药物合成新工艺及新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研究室拥有多种现代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包括NMR, HPLC, 快速分离仪, GC以及公斤级合成试验室。目前研究室承担了广州市“新型抗流感药物的研究开发” 及两个国外包括美国国家基因中心的合作项目。
人员构成:
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12名,90%以上研究人员具有有机化学或药物化学硕士以上学位。

RNA化学生物学研究室
研究方向:
功能基因组研究、药物靶点的发现与确认和siRNA治疗研究与药物开发。
本研究室主要从事于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叉领域的研究,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探讨和研究重要的生物医药问题。利用组合化学和RNAi的手段进行功能基因组学、治疗学研究和新药研发。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RNAi和miRNA化学生物学,RNAi不仅使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的研究速度数以万倍的加快,更重要的siRNA可用于临床治疗,利用我们已建立的高通量siRNA合成和筛选平台,开展5000个疾病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和药靶确认,同时进行RNAi和miRNA机理与siRNA药物开发和siRNA药理研究;(2)组合化学(Combinatorial Chemistry)与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利用组合化学制备小分子探针库,筛选对蛋白功能产生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用于调控基因、蛋白功能、信号转导及新药开发的研究; (3) RNA酶(Ribozyme)和核酸配基(Aptamer),单链寡核酸链具有高级三维结构,既能够与蛋白质等特异性结合,也能够作为酶高效催化生物与化学反应。Aptamer与蛋白质结合的强度和特异性均不亚于单克隆抗体,而且SELEX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筛选技术使得Aptamer的筛选非常容易而快速,相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简单的多,因此Aptamer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员构成:
研究室共有3位博士、6位硕士、1名博士研究生和8名硕士研究生。

生物有机化学研究室
研究方向:
研究室主要以药物发现为中心目的,从事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基于疾病分子机制的药物设计、小分子及肽类生物活性化合物(药物)的合成、中草药活性组分筛选及药物作用机理的阐明。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基于抗毛细血管生成作用(anti-angiogenesis)的抗癌药物的研究,包括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合成和筛选,以及传统中草药活性组分和成分的筛选;2)抗血管生成作用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3)抗流感/禽流感M2离子通道阻断剂的研究;4)抗HIV附着、融合、进入淋巴细胞的阻断剂(来源于药物合理设计和中草药)的研究。
人员构成:
目前研究室拥有生物学专业和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专业研究人员共14名,其中2名博士、5名硕士、2名学士,2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

抗肿瘤药物研究室
研究方向:
抗肿瘤药物研究室以抗肿瘤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在特定功能蛋白结构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和合成小分子化合物作为抗肿瘤或其它疾病的药物,如EGFR等酪氨酸蛋白激酶(PTKs)小分子抑制剂,细胞凋亡重要调节因子(Bcl-2 家族蛋白,IAP蛋白以及MDM2-P53相互作用等)小分子抑制剂等。(2)利用“抗肿瘤中草药信息系统”(CHMIS-C)从传统抗肿瘤中药中开发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并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化学合成以及合理的结构修饰。(3)对药物合成工艺进行方法学研究。(4)建立药物活性筛选方法,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对合成的药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明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已建立的药物活性筛选的平台主要是以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对合成的药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正在建立的平台还包括酪氨酸蛋白激酶酶活力测试方法的研究等。实验室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开发出活性确切、作用机制明确、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人员构成:
研究室目前有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分子生物、细胞生物、药理学等专业技术人员10余名,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名和博士生1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0%以上。

抗糖尿病药物研究室
研究方向:
全球的糖尿病形式日趋恶化,已经成为各国严重的社会性问题。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发病率呈现飞速增长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 糖尿病患者将超过5000万,每年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高达数千亿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经给我国的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造成血糖升高,从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导致病人的致残或致死。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缺乏胰岛素分泌,丧失了调节血糖的能力,因而必须依靠外源性胰岛素进行补充。 2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进而引发高血糖,它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人数的90%以上。目前的药物研究主要是针对于2型糖尿病展开的。
传统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胰岛素增敏剂(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和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磺酰脲类和非磺酰类药物),等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阻止糖尿病的恶化,存在体重增加、低血糖等毒副作用以及药效最终丧失的问题。因而,如何研制高效、低毒副的新药,阻止甚至逆转病情的恶化是当前新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研究组正在与多个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力图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目前的研究重心集中在:
1. 新型DPP-IV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2. 雌激素相关受体(ERR)调节剂的设计与合成。
3. 新药物靶标的发现与验证。
4. 类药小分子探针库的构建。
人员构成:
研究室目前有科研人员5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学士1名。

已获资质:
主要成果: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网址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05 GZBI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州生物工程中心 广州市人民政府生物医药工作组
粤ICP备161010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