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  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级别:  国家级
研究方向:  热带病防治研究
所属领域:  基础医学
学术带头人:  黎孟枫
依托单位:  中山大学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
主管单位:  中山大学
简介:
 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属于热带地区。由于太平洋季风影响,每当夏季多雨、气候温暖潮湿,自然条件对于许多热带病是一个很好的环境。热带病包括热带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热带传染疾病,主要有登革热、SRAS、病毒性肝炎、结核、流感与禽流感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和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病,积极开展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批复立项,依托中山大学建设“热带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并于2007年通过验收。
人员设备情况:
目前该重点实验室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重要人体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形成了以华枝睾吸虫和血吸虫等热带寄生虫病原研究为特色的学术优势。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致力于我国重大疾病——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开创性地提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近几年在日本血吸虫致病、免疫及诊断相关分子研究上获得突破性进展,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2)。“恶性疟原虫(海南株)抗原基因结构及免疫原性研究”和“恶性疟抗原多价复合基因疫苗的实验研究”分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2003;2002)。系统分析了华支睾吸虫流行病学特征,对我国近五十年的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出有效控制其感染的综合防治措施,论文发表在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Lancet Infect Dis(2005),是迄今为止有关华支睾吸虫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最具代表性的论文之一;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华支睾吸虫模拟生活史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率先开展了益生菌口服鱼用疫苗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别发表在寄生虫学国际主流期刊Parasitol Res(2005)和Exp Parasitol(2005)。发现了一批与抗过敏、抗免疫变态反应、抗肝纤维化高度相关的分子,率先提出了虫源性药物的概念,文章发表在Parasitol Res(2007)。在调查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基础上,利用动物模型系统开展了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入侵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免疫病理及分子机制研究,筛选到部分有诊断价值的抗原,获得了国家863计划(2006AA02Z42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U0632003)。在上述基础上向广东省政府提出“十五年控制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报告(2002),广东省政府于2005年发文将华支睾吸虫病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地方病之一。

        在病毒与细菌致病分子机制方面,形成了以SARS、禽流感、耐药性结核等热带亚热带区域新现、再现传染病研究为优势的学术体系。系统开展了SARS病毒的病原学、基因组变异及致病与免疫机制的研究,获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2004-医-特-001-R[1-46],病原组主要负责人之一)。发现并克隆了黑色素瘤相关病毒,阐明了该病毒的分子进化来源和形成机制,发现特定宿主基因的表达可导致病毒从宿主清除,发表在J  Virol(1999)、Virology(1999)、J Immunother(Li M. 2001)等国际权威杂志。在上述病毒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本方向原有登革病毒研究优势,系统开展了登革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分子诊断试剂盒的研究、登革病毒疫苗研究等,获得国家863计划(2006AA020809,副组长)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0632002)资助。完成了广东省首例人禽流感病例尸解及病理检查,开展了人禽流感病毒病原学、遗传与变异、跨宿主传播机制以及综合防治的研究,为广东省制定人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被定为“广东省人禽流感病原学与防治研究”组长单位。开展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表位、结核菌多肽/HLA等位基因、多肽特异性T细胞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四聚体制备及其应用、基于抗原递呈的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与免疫病理的分子机制等研究,发表在Science(2002,第四作者)等著名杂志,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30430660)。

        在抗感染免疫与疫苗方面,在记忆T细胞和抗病毒疫苗表位确定等前沿领域确立了优势地位。首次证实了在体内IL-12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并揭示了Th1细胞的多样性及记忆T细胞在体内形成的机制。这一发现为特异性记忆CD4+T细胞的研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阐明了记忆性Th1细胞在体内的形成机理,为疾病的治疗和疫苗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在Nature Immunology (2002)等重要杂志发表。在国际上首次报导了SARS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规律,研究揭示,100%的SARS病人在康复期对SARS-CoV有抗体反应,其中IgG抗体持续时间长,提示IgG抗体可能是人体抗SARS-CoV的主要体液免疫反应,这一发现对SARS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同时,康复期病人体内存在高滴度抗SARS-CoV的IgG抗体表明可通过研发SARS-CoV灭活疫苗和浓缩人SARS特异性IgG 抗体来治疗SARS,为未来的血清治疗奠定了理论依据,文章发表在国际医学顶级杂志New Engl J Med(2003);首次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3)杂志上报导了轻型SARS病例;进一步开展了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效应细胞和/或记忆细胞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特色和优势,研究结果发表在Microbes & Infection(2006,8: 2424-31)和Clinical Immunology(2006)、Virology(2006)发表;开展了丙型肝炎病毒受体结合表位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与CD81结合位点的鉴定及阻断结合的研究,构建了HCV干扰素敏感决定区“基因盒”,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耐药机制,论文发表在J Virol Methods(2005)和Mol Cell Probes(2004)等杂志上。针对SARS S抗原人CTL表位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获得863计划资助(2007AA02Z415)。

        在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方面,率先开拓了以实时荧光PCR等前沿高端技术为核心的多种病原体的检测体系,并培育了针对突发传染病即时开发相应检测技术的快速反应能力。成功研制了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结核分支杆菌、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炭疽杆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扩增(PCR)等10多种重要病原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获得7个新药证书。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是全球第一个获得国家药品管理机构颁发生产文号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而SARS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的SARS基因诊断试剂盒,为早期诊断SARS和遏制SARS的扩散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4ED780016),并获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2004-医-特-001-R[1-46],快速诊断攻关组主要负责人之一)。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发的系列诊断试剂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传染病病原体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J-233-2-06-D01)。所依托的专利技术获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第九届中国专利金奖。此外,还建立了基因芯片、蛋白芯片两种检测技术平台,陆续进行SNPs基因检测、基因芯片产品和免疫学检测蛋白芯片,涵盖了所有与SNPs有关的病原体定性、分型、耐药检测等,论文发表在J.Clinical Microbiology(2005)等杂志上。

BSL-III实验室

        其他部分仪器:
 
 
科研服务:
已获资质:
主要成果: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网址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05 GZBI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州生物工程中心 广州市人民政府生物医药工作组
粤ICP备161010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