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李兴华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
来源: 日期:2011-02-21 07 【字体:
        据2011年2月17日《科技日报》报道,广东省科技厅李兴华厅长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在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将对“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本次表彰设立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执行突出贡献奖、执行优秀团队奖、组织管理优秀优秀组织奖。

李兴华厅长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

  在得知获奖消息后,李兴华厅长欣然接受了《科技日报》的专访,内容如下: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现在已经开开始忙活“十二五”,甚至更加久远的事儿了。用一句时尚的话来说,就是既是“脚踏实地”,又在“仰望星空”。

  采访,就是从“十一五”开始。

  李兴华说,5年前广东省政府与教育部、科技部联手开展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省部产学研合作”工作。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先后加盟,构建起“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的全新格局。这件事贯穿“十一五”,延续“十二五”,发展无限期。实施5年来,取得了“各级财政投入80多亿,带动社会投入900多亿,累计实现产值8000多亿”的成就。其实,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在提升广东创新能力、集聚创新人才、发展创新文化、创新科技管理模式、推动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将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

  李兴华举这个例子说明了,广东省的科技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省科技厅的部门工作,而是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当好省委、省政府的“科技参谋”,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形成了新时期广东科技工作的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就是构建“大科技大开放”的战略格局、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实施重大科技行动、建立省部院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等。

  在2010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汪洋书记强调,广东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是“傍资金大款”实现快速增长,今后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傍科技大款”,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推动全省自主创新工作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这是对广东科技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广东科技发展赋予了更加重大的使命。对此,李兴华认为,在广东科技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上,一定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创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营造自主创新大环境。

  广东在抓好“十一五”科技规划落实的同时,单独或联合科技部、教育部制定了《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并将其主要内容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勾画了科技发展新蓝图,推出了科技工作新举措,迅速打开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新局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李兴华在谈到广东科技工作的特点时,非常强调“整合”。他说建立健全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探索建立“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有效弥补了广东省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对此,李兴华如数家珍。例如首创产学研创新联盟模式,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转变为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成功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广东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批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同时,坚持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最新科技成果,在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工作。以新机制组建“广东—独联体科技合作联盟”,在国内外建立功能互补、两边一体的联合研究机构,形成“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并于2010年在国外首次举办“广东科技节”,推动广东企业与独联体国家对接成功30多个项目,签约价值达2200万美元。

  整合国内外的科技资源,是为了提升广东产业发展水平。对此,李兴华说,2008年初,我们在调研中预见到LED产业正逐步进入爆发式发展期,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培育LED产业的建议并被采纳。随后,我厅推出合同能源管理、建立LED照明产品标杆指数、制定LED产业技术路线图、实施“千里十万”示范工程等创新方法和模式,促进了LED产业大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广东省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风暴袭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做到了临事不乱,科学研判,快手重拳,化危为机,使得我省科技发展不但不倒退,反而逆势而上,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15%以上速率快速发展,成为我省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200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突破2万亿大关,2009年达2.6万亿元,是2006年的1.67倍,高新技术出口额继续领先全国。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增长15%;出口额约1700亿美元,增长22%。新增3个国家级高新区,新增5个省级高新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达9个,数量全国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也在抗击金融危机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突破了大批核心技术和前沿科学难题,世界一流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在新一代移动通讯、人类基因组研究、新能源汽车等一些领域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全省研发(R&D)人员从2005年的12.2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近32万人,“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1%,规模为全国第一。广东科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具体、效果显著,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一致肯定。

  “立足广东,着眼世界,战略谋划,布局未来”。广东今天的科技工作,让我们看到了广东的明天和更加长远的未来。(广东省科技厅办公室)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网址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05 GZBI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州生物工程中心 广州市人民政府生物医药工作组
粤ICP备16101073号-2